段老師的話
做個案催眠潛意識工作二十多年,我也總是在自己的潛意識狀態來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而走過人生許多風雨。要進入潛意識裡,是否一定要做催眠引導個案呢?如果是要引導個案進入潛意識狀態,當然要做催眠引導,但如果是作為療癒師本身要了解個案的問題底層,或許是這份工作做久了,我也不一定要等個案進到催眠潛意識狀態才能知道其問題與狀況。常常,當我聽著個案或學生們訴說他們的情況,大概已能七八成知曉個案內心的問題迴路、模式癥結在哪裡,我之所以說七八成,是因為我仍舊抱持面對生命要有謙卑之心,帶著個案進入潛意識狀態來遇見更多細微的周折,以及其中等待療癒的細節。
主要還是因為多數人都有自我防衛的心理機制,所以即使我在談話過程已然知曉,我也還是盡量不說破,考量若由我直接點破個案的內在心態或課題,並非每位個案都會接受,這也很正常。所以我通常還是建議個案做催眠潛意識處理,如此確實是最能讓個案自己因為親身進入潛意識狀態,在回溯的過程遇見了問題癥結,而產生內在自然的轉化調整。
面對這次Lisa的情況,在聽她描述的時候,我感受她是能接受,或說是已然開放願意知曉,所以我嘗試直接在談話過程裡引導他看到,然後適時點破,使他自然來到領悟的境地。雖然看似是場意識上的談話,其實我已經知道她內在(潛意識)的癥結點,決定循序帶她遇見他的內心真相。只要遇見真相,療癒自然發生。所以即使沒做催眠引導,但也完成了一場另類的潛意識處理了。
只是最後她想知道母親病危時流下的眼淚到底意味著甚麼,我建議還是透過宇宙高我協助我們,所以在她也同意之下,做了阿卡西解讀。 整個諮詢過程雖然兩小時,但我彷彿陪著看了她與母親的數十年相處,有著與母親相伴的愛、想要報答母親的渴望、自責、內在信念的崩塌。但聰慧的她因為是帶著開放的心來的,所以這些崩塌與痛苦,在過程裡得到了轉化與釋懷。
祝福Lisa,你的母親一定以你為榮,即使如今天人兩隔,但你們彼此的愛,超越時空、長存!